36张照片定格浙大师生在遵义岁月

36张照片定格浙大师生在遵义岁月 

2016-11-15 10:10

李连昌向记者展示他竞拍到的老照片

“戏剧班”成员在遵义郊游留影,照片上的他们洋溢着青春气息

李连昌小心翼翼用镊子,把一张张照片装进玻璃纸,然后用烧烫的小钢锯条沿边点一圈,再封起来。花了三个月时间,通过网上竞拍到这36张老照片,李连昌认为物有所值。当然,这些可不是普通照片,照片上的青年男女全都是当年浙大西迁在遵的老师和学生。通过照片背后的签名和留言,当年浙大文艺分子的青葱岁月也逐一揭开。

“PK”三个月拍下老照片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戏剧班班友郊游遵义北郊观音阁(今三阁公园);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四月二十一日午后,戏剧班班友摄于贵州遵义杰生小学;中华民国三十五年三月十四日,摄于贵州遵义陆军步兵学校大礼堂;还有摄于子弹库、海龙坝、桃溪寺,以及遵义周边农家拍摄的剧照……这36张老照片背后,不仅注明了拍摄地,还有端木蕻良(浙大文学院教授,被誉为跨越现当代文坛的著名作家)、张君川(中国的戏剧理论家、翻译家,浙江大学资深教授,中国莎学泰斗)、涂纪亮(毕业于浙大外语系,后担任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秘书长)等人的签名,照片持有者就是当年浙江大学学生、戏剧班成员刘壮羽(后任天津大学外语系教授)。照片虽已有些模糊和发黄,但依然能够辨认出。这些珍贵的老照片从何而来?遵义文史专家李连昌可是下了不少功夫。

多年来一直热衷收藏的李老,只要寻到有关遵义的历史文物,他都会竭尽全力“拿下”。今年8月,他在某拍卖网发现一杭州人在拍卖浙大西迁的老照片,仔细查看每张照片的备注,都摄于遵义各地。“浙大西迁老照片太难寻,何况每张都拍摄于遵义,我肯定得出手。”发现这些“宝贝”的李老兴奋得很,与竞拍者开始“较劲”。

8月12日这组照片从2500元的底价开拍,每次递增50元,最初参拍者有十几人,经不断加价,参拍者不断退缩,直至10月底,竞拍价涨到近万元时,另外两名竞拍者才收手。“我在网上和另两名竞拍者表明了态度,不管这些照片多贵,我都会尽全力拍下,因为这些照片对遵义来说太有意义了。”成功拍得照片的李老如获珍宝,小心翼翼将其封印成册。

“戏剧班”都是文艺爱好者

老照片的背后,虽然都注有拍摄时间、地点和签名,但据记者所知,浙大西迁时仅有文理、工、农3个学院16个系,从遵义复原时已发展为文、理、工、农、法、医和师范7个学院27个系,还有1个研究院,4个研究所,5个学部和1所分校,另有工厂11所。从上述中,并未发现艺术系,那么“戏剧班”从何而来?

为了弄清原委,记者向遵义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陆昌友求解。

据他介绍,1940年春浙大西迁至遵义,当年由学校发动同学组织起了浙大剧团,下面又分话剧和京剧两个组。“华慰曾曾是浙大剧团首任团长,在他所著的《漫谈遵义时期的浙大剧团》中,对当时学生的演出活动进行过详细描述。”陆昌友说,浙江大学具有源远流长的校园戏剧传统,早在1936年末,一批爱好戏剧的浙大同学就已经组织起来,开展戏剧演出活动。1936年12月5日,有学生“假座秘书处大礼堂”举行包括中英文以及平剧等不同戏剧的公演,甚至成立了“平剧社”,备受关注。不过,若究民国时期浙大最有影响的校园剧团,主要是“黑白文艺社”和“浙大剧团”(包括湄潭浙大剧团)。

李连昌也通过史料记载考证,照片上的人物有学生和教授,主要以外语系和文学院的师生为主,还有导演出身的步兵学校教师邱玺,照片签名中他也在其中,他们均是文艺爱好积极分子,但作为著名大学的演出团体,不是爱好就能登台演出,必须要通过专业学习和训练,浙江大学戏剧班的存在已经是不可否定的事实,它是文学院附设的一个寓教于乐的学习机构,爱好者均可参与,学校的几个演出团体的成员,均参加过戏剧班的学习培训。

黑白照片定格青葱岁月

记者得知,无论是在遵义的浙大剧团还是湄潭浙大剧团,都拥有大量的团员并开展了大量的戏剧演出活动。他们曾经演出了包括《起解》、《四郎探母》、《别姬》、《捉放曹》、《珠帘寨》、《黄鹤楼》、《拜山》、《窦尔登》、《白水滩》等大量京剧。大型话剧也很多,有《夜光杯》、《日出》、《雷雨》、《野玫瑰》、《茶花女》等名剧。涌现出了一大批在师生之中享有盛名的明星演员,如范文涛、姚文琴、李秀云、吴正西、王文钰、胡品清、叶楚贞、韩定国、周桐、周本湘、徐贤璋等数十人,其中有些人在这组照片也有签名。

因照片拍摄时间和季节不同,上面的女士们有的身着白球鞋、白T恤,有的一袭白色长裙或旗袍,发型微卷似烫过,男士们则是一身西装,或白衬衫套白裤子,留有两鬓稍短、中间长一些的发型,如今看起来仍然非常“潮”。这36张老照片记录了当年浙大师生们郊游时的欢乐,“戏剧班”的活跃以及他们在遵义最美好的时光。

据浙大1940届学生唐广荪的回忆与评价,浙大剧团的演员们都具有较高文学素养,戏剧艺术造诣渊深,化妆技巧高超,富有艺术魅力,能够技压全场,常使观众陶醉于整个剧情之中。

(遵义晚报 陈果)

立志航空救国的科技专家:万一

立志航空救国的科技专家:万一

来源: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万一(1909—1968),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今武进区)人。出生于普通劳动者家庭,早年虽穷困,不失其志,发奋苦读,1932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电机系,毕业后考取公费留学资格,就读于意大利都灵工学院航空工程专业,取得博士学位。1937年留学毕业回国后,先后任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学校学术教官,浙江大学航空工程系、华东航空学院、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引进介绍大量国外航空资料和设备,并在掌握前沿动态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诸多新思想,为我国早期航空教育发展,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艰苦环境中发奋读书

万一先生1909年出生,这一时期的中国内忧外患,百废待兴,劳苦大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从一个穷苦家庭的男孩,成长为一名航空专家,中间的路该有多么艰辛漫长。少年万一,在艰苦的环境中奋力挣扎,没有钱买书,就借书、抄书,每张纸顶天立地、正反两面用。早年的艰难不仅没有压倒他,反而在他心中形成了同情劳苦大众,为改变贫穷而奋斗的情怀。“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奋时”,这句诗伴随、激励了他的少年、青年乃至整个人生。

艰难的时代磨炼了他的意志,同时也催生了他航空救国的崇高理想。20世纪初,飞机刚刚诞生就在经济、军事等方面展示了巨大的影响,受到各国的广泛重视,也点燃了不少有志青年的蓝天情、航空梦。我国航空事业起步早,但在后来的发展中裹足不前,在设计、材料、动力等方面大大落后于美、俄、日、德等国。孙中山先生曾多次提到“航空救国”的伟大设想,在他草拟的《十年国防计划》书稿中共列出63个要点,涉及航空的就有9条。万一生前曾多次提到自己的航空梦,看到航空工业在满目疮夷的祖国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中外发展的巨大差距。这些促使他形成了“航空救国”的伟大理想。一诺千金不回头,这一理想成为他终生奋斗的目标,千难万险,矢志不移。

1937年万一从意大利都灵工学院学成回国后,分配到中央航空学校担任学术教官。不久抗日战争爆发,学校内迁到广西,战乱中他与学校失去联系,流落到贵州省贵阳市。1938年经同学介绍受聘于当时内迁到贵州的浙江大学机械系任副教授,1940年起任教授。流浪期间,万一看到祖国处处是战火、灾民、死亡。战争中面对强大的日本空军,中国的航空力量微不足道。这些不断刺痛着满怀航空救国激情的青年学者的心,他更加坚定了航空救国梦。

创建浙大航空工程系

在浙大任教期间,万一教授和范绪箕教授一起,向当时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申请成立航空工程系。航空工程系成立后,范绪箕为系主任,万一是第一任教授。当时经费十分紧张,人才、设备奇缺,在这样非常艰苦的条件下,他们完成了专业发展急需的资料、实验室基本建设。尤其是在无参考样板的条件下,他主持设计、参与组织施工,建成了浙江大学3英尺低速风洞。这座风洞在航空工程系以后的教学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后来随院系调整时迁出,继续在西北工业大学的教学中发挥作用。

1946年,浙江大学迁回杭州市。回迁途中,路上乘坐的是烧木炭的、不断抛锚的汽车,经千难万险,似唐僧西天取经。抗战结束,百废待兴。在这种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办航空专业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可想而知。

1947年,全国性的反饥饿、反内战学生运动开始后,国民党当局对各地学生民主运动实行高压政策,加紧制造白色恐怖。万一同情革命学生,痛恶当时的贪污腐化之风,积极投入到反饥饿、反迫害斗争中。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浙江大学的护校运动中,他坚决留在杭州不跟国民党逃到台湾。

万一在浙大教过的学生陈德元(后在西北工业大学任教)在回忆文章中写道:“他(万一)性格直爽,是那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知识分子,更不会拍马屁。但教学很严格、认真。”

在万一教的“材料力学”第一堂课上,他这样告诉学生:“学我的课,你们一定要认真、努力。学期结束时,不管全班成绩如何,都会有三分之一不及格,假期好好去补课。”后来,学生们才明白,万教授说这些话其实是激励学生好好学习的手段。

万教授上课,每次只是从口袋里拿出一张卡片,上面写着讲课提纲,然后就讲故事般把一堂课风趣地讲完了。学生学着不累,把要点都记牢了。

创建西工大公差和技术测量实验室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万一响应党的号召,到南京刚成立的华东航空学院七系任教。1956年,华东航空学院整体搬迁到西安市,改名为西安航空学院。1957年,西安航空学院和西北工学院合并成立西北工业大学。万一先后任航空发动机系机械制造组组长,703教研室主任。万一根据当时的教学急需,放弃教了很多年的空气动力学和结构力学,创建了公差和技术测量实验室(707教研室)。教研室成立初期既无专业教材及相关资料积累,又无相应的教学实验设备,万一带领大家引进、组装设备,翻译国外的最新科研成果,编写教材,开新课,顺利完成了新的实验和教学任务。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在短短数年间,教学、研究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这为学科承担国家重点研究项目奠定了基础。

曾在703教研室任教的曹麟祥就深受万一的影响。曹麟祥刚到教研室时,万一就让他准备“公差与测量技术”课中的“齿轮公差”一节,这一节课程内容繁杂,是公差课中的难点。万一还要求课程内容要紧跟科学发展的步伐和国家需要。通过准备和讲授这门课,曹麟祥锻炼了扎实的功底。由于万一教授的外语水平很好,在他的影响下,曹麟祥自学了英语和俄语,受益匪浅。

航空专业的长期训练,形成了万一一丝不苟、特点鲜明的工作作风,对教学研究认真负责,对学生严格要求。他非常讨厌一些浮夸的作风,对家庭困难、学习认真的学生爱护有加,经常邀请他们到家里过节。他工作中严肃认真,生活中不失风趣幽默,能自拉自唱京剧。他告诉大家,在高亢、流畅的京剧西皮曲调中,仿佛看到了飞机在雄浑的轰鸣声中冲天而起。这种情感只有一个抱定航空梦想、百折不挠的人才能体会到。

万一长期紧张的教学科研工作,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一个人的航空救国理想,演变为全家人的航空梦。他爱人默默承担了全部家务,还经常帮助他誊写、刻印翻译的资料和新编的教材。很多年以后,他们的子女仍然能回忆起母亲帮助父亲整理译稿和教材的情景。印象最深的是高度近视的母亲,把蜡纸放在钢板上,弓着身子刻字,再印成小册子供学生们使用。

这些回忆远远不能还原万一为航空事业发展所做出的艰苦努力和突出贡献。“文革”中,万一两次被抄家,他的学术资料丢失殆尽。

从1966年到1968年,造反派以“莫须有”的罪名把万一隔离审查,污蔑他是反动学术权威,致其身亡。1978年,国家为万一平反昭雪,终使他和家人的心灵得到安慰。

万一用他的勤奋、才智做出了无愧于时代重托、无愧于民族希望的贡献。他爱国、忘我、严谨、勤奋的科学精神,将激励我们为今天国家航空事业腾飞继续努力奋斗。

(整理:赵 珍)

主要参考资料

万一家人、陈德元、曹麟祥提供的原始素材.